从菩萨顶的一百零八磴走下来看见边上有座庙。不过要看那个寺要出菩萨顶上山的门,再进就得买票。和把门的小伙说了半天,答应快去快回,不然换了人不认识你们就得再买票了。广宗寺也要票,进去看看,游客无几。本来还想和看门的商量老年人能否门票减免,那位看门的北京科技大的老师说,买票也是积德行善,一句话让我无语。进去后住寺的和尚,不知坐在哪里,看见相机立刻警告,声若洪钟,不大的寺庙,看了半天也没有见他现身。
广宗寺创建于明正德二年(公元1507年)。《清凉山志》载:“正德初,上为生民祈福,遣中相韦敏建寺。铸铜为瓦,今称铜瓦殿,赐印,并护持。命秋崖等十高僧住。”寺内正殿背后立有明正德三年石碑,对创建广宗寺的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叙述。原来,广宗寺的铜瓦殿,计划在东台顶建造,后因“峰顶极高,风势雄猛”,“无益于后”,才选址于此处。广宗寺有殿堂楼房二十八间,布局小巧紧凑。紧挨道边的天王殿正中,供有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为铜质,盘腿打坐、大腹下附、满脸堆笑、乐观无忧。穿过天王殿,面迎铜瓦殿。大佛殿位居正中,因殿为铜瓦盖顶,以固千年,观之浮光耀金,引人注目,故称铜瓦殿。是该寺的主殿,殿建三间,重檐歇山顶,原顶部为铜瓦铜脊,现留铜脊和少部分铜瓦。木建大殿,上覆铜瓦,在五台山寺庙中仅此一处。殿内佛坛上立木制方格,供有上下两层圣像。下层三尊是铜铸“两方三圣”,正中为阿弥陀佛,两侧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。佛家称西方极乐世界有主佛阿弥陀,身旁有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,是人死后“往生净土”的地方。上层三尊圣像为泥塑,正中为释迦牟尼佛,两侧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。大殿两壁供有铁铸十八罗汉。后壁两角分别供有药师佛和阿弥陀佛。正殿内不太宽阔,供有如此多的圣像,使人感到“琳琅满目”。正殿前内额挂有康熙御匾,上师“云嵋”二金字。
可惜了可惜了,摄于那个洪钟般的声音,在广宗寺未敢仔细流连,肉眼凡胎的居然没有看出这铜瓦殿。寺里的主殿就应该是大雄宝殿啊,还是佛缘太浅,无缘相见啊!阿弥陀佛!
1 -
2 -
3 -
4 -
5 -
评论